1991年,父親回到洛杉磯時,帶來了一張1932年發行、面額一百萬美金的美國國債。當時按價值計算,已超過一千萬美金!
父親說,這是他在中國的拜把兄弟從古董店裡買來的,希望托父親帶到美國,看看能不能兌現。
我接過債券仔細端詳——的確非常陳舊,看起來像那個年代的紙張,還帶著類似鈔票的浮水印。但字體的排列略顯生硬,像是打字機打出來的,不夠專業。我心裡暗想,這恐怕是假的,因為字體和美金鈔票上慣用的字形差距很大。
父親歎了口氣,說拜把兄弟花了不少錢買下這債券,但因身體不好,無法親自來美國,所以托他轉交。他希望我幫忙確認,於是讓我打電話給美國財政部諮詢。我撥通了加州薩克拉門托財政部的電話,工作人員告訴我,這種債券必須親自去華盛頓特區的財政部才能鑒定和兌現。
於是,1991年3月19日,我陪父親踏上了前往美國首都的旅程——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,也是最後一次去華盛頓。
抵達後,我們第一站直奔財政部。或許因為不是週末,整個大廳幾乎空無一人,不需要排隊。我將那張“一百萬美金”的債券遞給櫃檯工作人員,問她是真是假。她看了一眼,笑了笑,說:“這顯然是假的,我們已經見過不少類似的了。”
她指向旁邊的櫃子,說裡面放著歷年美國國債的原版樣本,讓我們去對照一下1932年的真品。我和父親拿著手中的債券一比對——果然,差距十萬八千里!我輕聲對父親說:“爸,您的拜把兄弟是被騙了,希望他損失不大。”
那天,我們在華盛頓住了一晚。第二天下午的航班回洛杉磯,上午便去逛了幾處景點和博物館。這些照片,便是那次旅程的珍貴見證。